Why Not |
|
專 輯: Why Not
日 期: 2010 - 10 |
|
附加資料:
1. 第一版收錄十首歌曲,附送DVD收錄<Documentary>,記錄專輯製作過程;
2. 據填詞人陳詠謙訪問,《室樂團指揮》會重新填詞以配合專輯主題;
3. 新碟第二版會再收錄新歌,兩版相隔較長時間推出。
4. 如無意外2011年不會出廣東碟;
1. 主題為代表香港人生活的唱片,並以第3者身份看香港,而今次新碟 會運用hi-fi standard 來製作,由錄音, mixing, vocal 等都會由張敬軒親自做,亦會找來美國engineer 做後期製作;唱片加入大部分電子音樂元素,並用上 亞洲特色民族樂器,唱片內亦會有documentary,拍底每一日張敬軒 製作唱片由0到有 既過程 (MOOV)
2. 計劃10月推出的全新廣東大碟,軒仔將一手包辦作曲編曲混音,一下子回到《May Way》年代大家認識的張敬軒。“這幾年我有很多妥協,我不知自己係咪真心妥協,總之覺得[都係做野啫 ]。但做了《柯迪夫》之後,我覺得自己的生命不可以這樣浪費,所以拍戲期間不斷寫歌,覺得係時候為自己做番啲嘢。可以話,有《柯迪夫》才有這張唱片!”
4年前,軒仔把自己交托Alvin Leong 和CY Kong,做一個純粹演繹的歌手,《酷愛》就成功替他拿下至尊金曲,但商業流行路線同時令他流失了一批喜歡《笑忘書》的fans。重推唱作大碟,對軒仔別具意義。“這4年我沒有後悔,坦白講,我作曲是半途出家,我識的,在頭兩三張碟已經用曬。但音樂講到尾要靠真功夫,過去4年我跟不同監制合作,在他們身上學了很多,這張碟就好似一張成績表,無論大家對它有咩評價,它都收錄了現階段的我。”
訪問當日,軒仔表示只寫好6首歌,未有詞,埋班有Johnny Yim 及Wyman,前者是知心老拍檔,後者是夢寐以求的合作對象。“阿Y的思考方式做人態度好型,我一直想由他的詞講出我心裏話,而那首一定要是我自己寫的歌。”
大碟主題叫[Why Not],原意是[before you say no, ask yourself why not]。“這幾年我成日覺得自己孤伶伶,朋友打嚟叫我去卡拉OK,我條件反射怕人多,慣性拒絕,於是越黎越自閉。我想講,朋友約你食飯,或者你not in mood,但在你say no 前,多問自己一句why not,你可能因此而改變。又或者你好想轉工,因為現實考慮猶豫不決,但如果我話你知你好快就死,你一定會即刻丟低一切去做你想做的事。但點解一定要到那個moment才能下定決心?唔趁好人好者時試下? ” (節錄自:2010/08/05 U magazine)
|
返 回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