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Tzone » 日常 - 社會民生 » 冠狀病毒:“大流行的起源:為什麼我們應該避免壓倒中國?”


2020-9-14 16:58 起梨花月
冠狀病毒:“大流行的起源:為什麼我們應該避免壓倒中國?”

在“左半球”博客上發表的一篇文章報導了西方進行的多項科學研究的結果,這些問題質疑了COVID-19病毒起源於中國的論點。的確,武漢存在的菌株不是最古老的菌株,並且與影響歐美的菌株不同。另外,如果提出導致該病毒洩漏的實驗室事故的論點,那麼事實證明,一個非常嚴重的事件影響了實驗室研究美軍病毒。由於重大安全漏洞,此軍事設施實際上已於去年八月關閉,不久前又恢復工作。這是本文的摘錄,以及推薦詞句的標題。
人們普遍認為,Covid-19大流行是在中國一個巨大的工業大都市武漢市開始的。直到三項科學研究對這一假設提出質疑。

隨著測試在全球範圍內的推廣,越來越多的數據可用於所謂的“系統發育”分析,這使得通過分析在人類體內重建Covid-19的時間演變成為可能。逐漸出現在其基因組中的突變。在某種程度上,這涉及到根據每個新突變構成一個新的,可清晰識別的“分支”的原理,重建後代病毒的族譜樹。
但是,這些新的分析表明,這種情況可能並不像乍看起來那樣簡單,而且將這種流行病的道德負擔放在中國的肩膀上還為時過早。(...)
儘管共識持續了將近三個月,但現在已被數個系統發育研究所破壞,這些研究表明,已經傳播到武漢的病毒株不是該病毒的原始來源,或者它僅代表一種可能的來源。
關於大流行起源的第一個研究懷疑來自於2月24日美國IBM研究人員在“世界衛生組織簡報”上發表的一份報告。他警告存在三個分支機構,其中最老的分支機構包括一組患者:
●與武漢市場沒有任何联系。
●經常旅行的人
●不同國籍的人
●感染了比其他人傳播慢的變種的人
3月5日,在Medrxiv上發表的另一項美籍華人研究得出了類似的結論。在其中,鑑定出三個菌株,並且-再次-最接近BatCov-RatG13的菌株不是在武漢發現的菌株,而是最初在日本,美國,澳大利亞和其他地方發現的菌株。中國其他省份遠離武漢。
最終,去年4月8日,英國和德國的研究人員在美國《 PNAS》雜誌上發表了該病毒160個基因組的系統發育分析。這些基因組收集在整個星球上,彼此非常相似,但是都具有相同的變異,因此可以區分出三個主要菌株A,B和C。
由於最初在武漢發現的絕大多數病例屬於B組,因此B組的變異株應與BatCov-RatG13菌株最接近(如果該城市確實發生了首次人畜傳染)。但是,事實並非如此。實際上,最接近蝙蝠病毒的變體是在中國南部(香港附近),日本和美國識別出的A組。最後,C組是遭受歐洲打擊最嚴重的一個,在B組發生變化之後,它似乎只是第三次出現。(...)
在中國電視台CGTN的問詢下,劍橋大學的彼得·福斯特(Peter Forster)也是這項研究的第一作者。儘管有表象,但現在說這種大流行病是在中國武漢誕生還為時過早。(…)現在,如果武漢不是最初的重點,應在哪裡尋找零號患者?(...)

去年美國陸軍病毒
儘管這一假設仍然難以置信,但不排除Covid-19因人為錯誤或物質功能障礙而離開研究實驗室的可能性。如果是這樣的話,零號患者可能很容易成為中國人,法國人或美國人。
在這方面,很明顯是武漢病毒研究所-最初受到懷疑的原因-最近在法國的支持下配備了P4實驗室。特朗普堅持自己的侮辱中國戰略,甚至在新聞發布會上暗示他的政府目前正在探索這一途徑,這是陰謀家特別喜歡的途徑。
但是,鑑於最近發生的事件,中國駐法國大使不一定是錯誤的,對他的批評者也沒有冒犯:如果我們願意的話,寧願在美國這邊轉向考慮實驗室釋放的假設。實際上,在2019年8月,一次重大安全漏洞導致在美國軍事生物防禦研究中心Fort Detrick的許多敏感活動突然關閉。該研究中心處理世界上最危險的病毒後產生的廢物的滅菌過程確實會在2018年的洪災之後發生故障,這意味著可能發生了病毒洩漏。事件嚴重的跡象,部分恢復僅在2019年12月7日進行,在大流行開始之前。該中心本月才再次完全正常運作。換句話說,P4標籤不是絕對可靠的同義詞,最新的例子來自美國。

頁: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5.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