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Tzone » 消閒 - 不解之謎 » 人類會像恐龍一樣滅絕? 科學家提出驚人論斷!


2014-9-5 11:45 Jaybobo
人類會像恐龍一樣滅絕? 科學家提出驚人論斷!

[img]http://imgapi.nownews.com/?w=640&q=80&src=http%3A%2F%2Fs.nownews.com%2F58%2Fd6%2F58d6f5674a1c87a1aa14bb046fc887a1.jpg[/img]

曾經,一隻兩噸的袋鼠穿越在澳大利亞的內陸,長毛象和劍齒虎將整個加利福尼亞海岸占為己有。而就在這些動物存在的數百萬年前,暴龍和許多巨型恐龍統治著整個地球。現在,這些動物,包括其他一些龐然大物都已經在地球上消失,而替代牠們的卻是體型相對較小的動物。

根據科技訊報導,科學家們一般都接受這樣一種觀點,大約在6500萬年前,一顆巨大的小行星撞擊了墨西哥灣,引發了一系列的災難性事件,最終導致了恐龍的滅絕。不管有沒有小行星這回事,在被稱之為白堊紀/第三紀界線的化石記錄顯示確實存在著恐龍和其他大型動物大滅絕的現象。

科學家很難解釋為什麼恐龍沒有逃脫滅絕的災難,而小型的哺乳動物和鳥類卻在這次大滅絕中存活了下來。可能因為這些大型的動物無法在小型的洞穴裡面尋求避難所,而不得不去面對惡劣的環境。也有可能由於大量的植物死亡,導致大型的草食動物沒有了食物來源而死亡,結果靠牠們為食的肉食動物也隨之滅絕。也有可能在各方面的壓力下,恐龍的再生不夠快而趕不上那些性行為敏捷的哺乳動物,最後在數量上很快就被牠們超越了。
老道名大學的動物學家亞歷克斯•格林伍德告訴說:『假如一個物種中的年輕一代由於疾病和氣候衝擊而滅亡,那就需要一個較長的時期來填補,而更小一點的動物,如老鼠,牠們就不怎麼會受到環境和疾病的影響,因為牠們有著多樣的年輕一代和非常短的生育迴圈。』與哺乳動物一樣,海龜和鱷魚因為每次能產數百個蛋,因此也能夠在這次大滅絕中存活下來,另外一方面,牠們能夠在水裡尋找庇護所,而且可以不用與地面的哺乳動物爭奪食物。

[b]哺乳動物的教訓[/b]
哺乳動物變得越來越龐大,最終牠們也為此付出了代價。全新世物種大滅絕大約開始於50000年前,一直延續到了大約10000年前的冰河時期,在此期間,許多長毛象和大型哺乳動物都相繼滅絕了。
現在的大型哺乳動物,常常數量較少,妊娠期較長,而且很遲才斷奶,因此科學家認為,牠們也同樣要趨向於滅絕。大型哺乳動物到達成熟期的速度很慢,在成年期之前的死亡率也很高,當種群數量明顯降低的時候,新生個體卻不能快速的加入進來。

[b]超級掠奪者[/b]
令人驚訝的是物種滅絕有著驚人的規律。在後面的2.5億年裡面,每隔2500萬年就會有一次大的滅絕。波蘭亞當密茨凱維支大學的研究員亞當•利波斯基認為,這種滅絕有時候並不是因為來自宇宙的氣候變化和衝擊所驅使,而是因為超級掠奪的出現。當超級掠奪者將獵物統統捕殺之後,也最終照就了自身的滅亡。

現如今,人類被認為是地球上的超級掠奪者。人類已經在長毛象,各種劍齒貓,以及大型猿,渡渡鳥,黑猩猩,野馬的滅絕上犯下了罪行,當然其中或許也存在著環境變化和其他的因素。而現在生活在陸地上的最大的哺乳動物鯨魚的數量也因為過度的捕殺和環境壓力而開始急劇的下降到隻剩數千頭。科學家估計,在北大西洋,鯨魚數量大約不到300頭。非法捕獵和棲息地的減少,在過去30年,使得非洲象的數量減少了一半。科學家根據非洲獅的歷史分布確信在過去數十年裡,其分布已經收縮了82%,數量只剩幾萬頭。雖然弗羅里達海牛的數量在過去15年裡增長了3倍,但其數量還是徘徊在3000頭。

[b]人類也可能在不知不覺中滅絕[/b]
在55000到45000年前,人類首次踏上澳大利亞大陸。那時,像食火鳥一樣的陸地鳥和巨型袋鼠遍布這塊大陸。可是,人類開始用火開闢領地,和捕殺獵物,破壞了大型動物喜好的植物。更小一點的動物還能靠吃一些殘存的植物存活至今,而巨型袋鼠之類的動物則未能逃脫滅絕的厄運。

頁: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5.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