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Tzone » 校園 - 歷史草堂 » 宋朝同時被三大名妓包養的男人是誰?


2014-8-11 18:10 LiLily_Li
宋朝同時被三大名妓包養的男人是誰?

柳七官人沒有工作,又不願吃父母的,京城三大名妓爭著養他,這三大名妓是:陳師師、趙香香、徐冬冬。名妓散盡千金,只求柳七官人與之一寢,求得一詞一詩。所以,當柳七終於被人舉薦到杭州去任一個縣官時,消息傳來,東京妓界一片嗚咽。臨行那天,沒有別人送別柳七,全是妓女 !柳七有詩為證:
  近讀馮夢龍編的《喻世明言》,讀到第十二卷,不禁感嘆噓唏。感嘆千年之後,當代某些女性只有賣肉的本事,而古時妓女皆能琴棋書畫,除了賣身,其綜合素養遠勝於當代的人。翻閱中國古代文學史,沒有幾個文學家沒與妓有過密切交往的,也就是說,我們如今讀到的許多流傳下來的千古佳作,字裡行間猶散發著妓女的脂粉氣。
  這《喻世明言》第十二卷就是說的柳永,就是那個寫“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的傢伙,這句詞後來​​成為許多文人的真實生活寫照,一手提酒壺,一手攬香肩,於醉意朦朧溫柔鄉里寫就多少妙詞絕句!

[img]http://www.qulishi.com/UploadFile/2014811103219234.jpg[/img]

柳永年輕時隨父到都城東京,因在家中排行老七,所以人稱柳七官人。柳七官人生得俊朗,才華獨步詞壇,又不願結交達官貴人,於是朝朝楚館,夜夜秦樓,京城名妓沒有不認識他的。而且,哪個妓女若說不認識柳七官人,就會被恥笑,都以結交這個當朝第一才俊為榮。可見,當時的妓女並不一定看重錢財,而是看重男人的才華。所以,東京城裡的妓界流傳這樣的口號:
  不願穿綾羅,願依柳七哥;不願君王召,願得柳七叫;不願千黃金,願中柳七心;不願神仙見,願識柳七面。
  當時妓女的這種氣節,這種重視人才的程度,恐怕當代的人都很難做到了。

柳永年輕時隨父到都城東京,因在家中排行老七,所以人稱柳七官人。柳七官人生得俊朗,才華獨步詞壇,又不願結交達官貴人,於是朝朝楚館,夜夜秦樓,京城名妓沒有不認識他的。而且,哪個妓女若說不認識柳七官人,就會被恥笑,都以結交這個當朝第一才俊為榮。可見,當時的妓女並不一定看重錢財,而是看重男人的才華。所以,東京城裡的妓界流傳這樣的口號:
  不願穿綾羅,願依柳七哥;不願君王召,願得柳七叫;不願千黃金,願中柳七心;不願神仙見,願識柳七面。
  當時妓女的這種氣節,這種重視人才的程度,恐怕當代的人都很難做到了。

[img]http://www.qulishi.com/UploadFile/2014811103227279.jpg[/img]

柳七在杭州任官三年後回京,東京妓界歡呼雀躍,柳七又日日與她們相混。誰知有小人告狀,認為柳七有“作風問題”,有損幹部形象。於是,柳七罷官了。

柳七罷官後更狂盪不羈,眾妓女紛紛安慰他,要那鳥官作甚,俺們養著你!那江洲名妓謝玉英也趕到京城,專門侍候柳七,其他名妓也不眼紅,相處甚歡。
  柳七死後,由陳師師成立治喪委員會,各妓家湊份子,將喪事辦得熱熱鬧鬧。柳七好歹也工作過,但沒有一人答理。出葬那天,東京城裡無一個妓家不到,哭聲震天。有一個羨慕柳七才華的小官悄悄前往想送一程,但見全是妓女,深感慚愧,悄然而返。
  謝玉英竟因憂傷過度,兩個月後隨柳七西歸,也葬在柳七墓邊上。自第二年清明起,妓女們都自發地前來祭掃,風氣漸漸演變到民間,其他的人也參與祭掃,稱為“祭風流塚”。葬柳七的地方叫樂遊原,後人寫詩描繪道:
  樂遊原上妓如雲,盡上風流柳七墳。可笑紛紛縉紳輩,憐才不及眾紅裙。

[img]http://www.qulishi.com/UploadFile/2014811103235413.jpg[/img]

縉紳指達官貴人,此詩諷刺當時的官員在重視人才方面還不如妓女們,我想,這也可以理解,柳七作風隨便,那些追求進步的人怎麼敢與他結為友呢?不過,柳七官場失意,但終得惜才的妓女們讓他靈感不曾凋謝,給我們後人留下許多膾炙人口的“柳詞”。

頁: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5.0  © 2001-2006 Comsenz Inc.